- · 《离子交换与吸附》期刊[04/29]
- · 《离子交换与吸附》数据[04/29]
- · 《离子交换与吸附》投稿[04/29]
- · 离子交换与吸附版面费是[04/29]
电力工业论文_钒氧化还原流电池技术综述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文章目录 0 引言 1 VRFB的工作原理 2 VRFB电极的改性与优化方法 2.1 电极材料的种类 2.2 电极的局限与优化处理 2.2.1 热处理方式 2.2.2 酸处理方式 2.2.3 金属粒子修饰 2.2.4 电极的压缩技术 3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VRFB的工作原理
2 VRFB电极的改性与优化方法
2.1 电极材料的种类
2.2 电极的局限与优化处理
2.2.1 热处理方式
2.2.2 酸处理方式
2.2.3 金属粒子修饰
2.2.4 电极的压缩技术
3 VRFB电解液的局限与改良
3.1 电解液的制备
3.2 钒电解液的热稳定性
3.2.1 混酸电解液
3.2.2 无机盐添加剂
3.2.3 有机物添加剂
3.3 电解液的氧化变质
4 VRFB膜内的粒子传输
4.1 应用于VRFB的离子交换膜
4.1.1 阳离子交换膜
4.1.2 阴离子交换膜
4.1.3 两性离子交换膜
4.2 应用于钒电池的纳米过滤膜
4.3 膜中的钒离子传输
4.4 膜中水的传输
5 电极内部的流动传质优化
5.1 双极板流道的分类
5.2 双极板流场的适用性
5.3 双极板流场优化
6 展望
6.1 钒电池电极的发展分析
6.2 钒电池电解液的发展分析
6.3 钒电池隔膜的发展分析
6.4 钒电池双极板流道的发展分析
7 结束语
文章摘要:钒氧化还原流电池(VRFB)具有响应速度快、储能量巨大、成本低、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和低污染等特点,在大型储能系统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潜力。虽然钒氧化还原流电池已被商用,但是其能量密度与效率仍然受电极活性、温度稳定性、膜内交叉污染和极化损失等因素的限制。针对当前钒氧化还原流电池领域的研究热点,从电池的电极、电解液、隔膜以及双极板流场4个方面分别展开综述,阐述VRFB技术的工作原理,介绍VRFB不同组件及其最新的研究现状,总结了限制VRFB进一步发展的技术因素,探讨这些限制的解决方法,并对VRFB技术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与分析。
文章关键词:
作者单位:
论文DOI:10.13229/j.cnki.jdxbgxb20210047
论文分类号:TM912
文章来源:《离子交换与吸附》 网址: http://www.lzjhyxfzzs.cn/qikandaodu/2022/0119/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