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地球上最纯净的水在哪里?它的价值远超我们的

来源:离子交换与吸附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11-1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自然界中的水,在与周围环境相互接触和作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溶解一些有机物和无机物质,同时还会悬浮一些微粒以及细菌等微生物,这使得自然界中的水或多或少含有一些杂

自然界中的水,在与周围环境相互接触和作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溶解一些有机物和无机物质,同时还会悬浮一些微粒以及细菌等微生物,这使得自然界中的水或多或少含有一些杂质,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纯水。含有适量矿物质元素的水,对于人体来说是必要和必需的,但是如果水中溶解或者悬浮的物质浓度超过一定程度,就会引起水体的污染,因此相应的水体污染治理和水质净化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那么,如果问你地球上有没有绝对的纯净水,我想很多人都会回答没有。但是,没有绝对可以有相对,如果问你地球上最纯净的水在哪里,你知道吗?

蒸馏水纯净吗?

说到纯净水,估计很多人都会想到蒸馏水,的确,相对自然界中的水体以及我们经常饮用的白开水和矿泉水来说,蒸馏水的纯净度肯定要高出很多,因为蒸馏水是通过收集水沸腾产生的水蒸气,将之进行冷却凝缩再次转化为液态水的产物,在此过程中,水中的很多杂质就留在了原有的水体中,蒸发和冷凝后的水中就不再含有这些杂质。


不过,由于蒸馏是通过加热水体,使其达到沸点之后再度冷凝的过程,如果原水体中含有易于挥发的物质,会随着水体温度的升高一起挥发,从而进入蒸馏后的水体中,比如,一些酚类、苯化合物、可蒸发的汞等等。

所以,经过一次蒸馏之后的水,还是会含有一部分的杂质,而这些杂质,并不能通过多次蒸馏的方法加以去除,只能靠加入其他一些化学物质,比如氢氧化钠、高锰酸钾等,与这些易于挥发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于挥发的物质,从而达到在多次蒸馏时有效去除的效果。


然而,由于依靠蒸馏的方式,需要耗费较多的热能,同时在多次蒸馏时也会增加受空气中其他杂质的风险,生产成本肯定很高,仅在一些化学实验、电器行业和医药领域有着应用。如果要想获取纯度更高、具有更高科学价值的水,蒸馏水就满足不了需求,这时候就需要使用去离子水。

去离子水是什么?

去离子水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相应的方法,将各种离子去除后的水。它的制作过程,主要依靠的是RO反渗透方法,即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将水中杂质的阳离子吸附,同时树脂上的H+阳离子被置换到水中,与水中的阳离子结合形成无机酸。然后无机酸再被阴离子交换树脂,OH-阴离子被置换到水中,与H+结合形成水。


通过上述过程,水中的“杂质”离子,便分别被吸附到交换树脂中,达到“去离子化”的过程。为了达到最大程度去除离子以及其他悬浮微粒和微生物的目的,一般需要经过多道过滤、反渗透、树脂混床等工序,从而不断提升水的纯度。在半导体行业中,一般将电阻率达到18.2兆欧姆厘米左右的水称为“去离子水”。


由于去离子水中的离子数量,可以通过工序的设定、反渗透膜和树脂类型的选择,实现有效的人为控制之目的,而且生产过程中也不需要较多的能量输入,所以生产成本较低,灵活度较高,因而在电子工业、科学实验、喷涂、食品、纺织、海水淡化等方面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就连在探索宇宙中微子方面,去离子水也有着很大的发挥空间。


利用去离子水搜寻中微子

日本于1983年,在日本岐阜县地下41米处,埋藏着一个直径39米的金属大桶,里面盛放着近5万吨的纯水,这些纯水就是“去离子水”,这个由纯水装满的金属大桶,实质上就是一个大型的中微子探测器。


中微子是组成自然界最基本的粒子之一,本身不带电,自旋为1/2,质量仅是电子的百万分之一,所以质量非常小,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运动。中微子由于不带电荷,所以只参与非常微弱的弱相互作用,穿透力非常强,我们的人体、我们居住的地球,每时每刻都在经受着中微子的“袭击”和穿透。


1998年,日本超级神冈实验发现了确凿的中微子振荡现象。2015年,日本科学家梶田隆章于加拿大萨德伯里中微子观测站,就因在中微子观测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分享了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但是,由于中微子运动速度非常快、质量非常小、又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以观测起来非常困难,同时,对于中微子的一些重要参数、有没有磁矩、是否是反物质等方面,还存在着大量的谜团,所以,中微子目前成为粒子物理、天体物理、宇宙学领域的一门热点学科。

文章来源:《离子交换与吸附》 网址: http://www.lzjhyxfzzs.cn/zonghexinwen/2021/1119/604.html



上一篇:《炬丰科技-半导体工艺》硅片与氟蚀刻液界面金
下一篇:固态、液态、超离子态……宇宙天体的“内心”

离子交换与吸附投稿 | 离子交换与吸附编辑部| 离子交换与吸附版面费 | 离子交换与吸附论文发表 | 离子交换与吸附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离子交换与吸附》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13308479670(微信同号) 投稿邮箱:kf@400qi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