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离子交换与吸附》数据[04/29]
- · 《离子交换与吸附》期刊[04/29]
- · 离子交换与吸附版面费是[04/29]
- · 《离子交换与吸附》投稿[04/29]
最全的污水处理工艺介绍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4.运行灵活,抗冲击能力强 二级处理:主体工艺为生化处理(主体) SBR法 曝气式沉沙池: 7.污泥中磷含量高,一般为2.5%以上 物理法:沉淀法、过滤、隔油、气浮、离心分离、磁力分
4.运行灵活,抗冲击能力强
二级处理:主体工艺为生化处理(主体)
SBR法
曝气式沉沙池:
7.污泥中磷含量高,一般为2.5%以上
物理法:沉淀法、过滤、隔油、气浮、离心分离、磁力分离
气浮池
氧化沟:是一种改良的活性污泥法,其曝气池呈封闭的沟渠形,污水和活性污泥混合液在其中循环流动,因此被称为“氧化沟”,又称‘‘环形曝气池”。
4.沉淀池类型:平流式沉淀池、竖流式沉淀池、幅流式沉淀池、斜流式沉淀池
危害:具有腐蚀性,易结垢,SO42-还原产生H2S,造成土地板结和盐碱化。因而出水回用和农用前要求脱盐。
3.除磷效率难以提高
水解酸化池
平流式沉淀池与曝气式沉淀池优缺点:
2.沉砂池类型:曝气式沉砂池、平流式沉砂池
1.沉淀池工作原理:利用水流中悬浮杂质颗粒向下沉淀速度大于水流向下流动速度、或向下沉淀时间小于水流流出沉淀池的时间时能与水流分离的原理实现水的净化。
1.由于没有独立的污泥回流系统,从而不能培养出具有独特功能的污泥,难降解物质的降解率较低
b.竖流式沉淀池:占地面积小,排泥较方便,且便于管理,然而池深过大,施工困难,造价高,因此一般仅适用于中小型污水处理厂使用。
2.沉淀池结构:进水区和出水区:使水流均匀地流过沉淀池,避免短流和减少紊流对沉淀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减少死水区、提高沉淀池的容积利用率。
沉淀池一般是在生化前或生化后泥水分离的构筑物,多为分离颗粒较细的污泥。在生化之前的称为初沉池,沉淀的污泥无机称为较多,污泥含水率相对于二沉池污泥低些。位于生化之后的沉淀池一般称为二沉池,多为有机污泥,污泥含水率较高。
1.对于单一SBR反应器的应用需要较大的调节池;
2.流程简单,投资省,操作费用低
3.沉淀池与沉砂池之间的区别:沉砂池一般是设在污水处理厂生化构筑物之前的泥水分离的设施。分离的沉淀物质多为颗粒较大的砂子,沉淀物质比重较大,无机成分高,含水量低。污水在迁移、流动和汇集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混入泥砂。污水中的砂如果不预先沉降分离去除,则会影响后续处理设备的运行。最主要的是磨损机泵、堵塞管网,干扰甚至破坏生化处理工艺过程。
氧化沟工艺
气浮法:在污水中通入空气,产生微小气泡作为载体,使污水中的乳化油、微小悬浮物等污染物黏附在气泡上。利用气泡的浮升作用上浮到水面,通过收集水面上的泡沫或浮渣达到分离杂质、净化污水的目的。
生物法: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工艺、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污水由排水系统经格栅和沉砂池直接进入A 段,该段为吸附段,负荷较高,泥龄短, 水力停留时间很短, 约为30min, 有利于增殖速度较快的微生物生长繁殖。废水经过A段处理后,BOD去除40%~70%,可生化性有所提高,有利于B段的工作;A段污泥产率较高,吸附能力强,重金属、难降解物质以及氮、磷等植物性营养物质等,都可能通过污泥的吸附作用得以去除。
2.若要提高脱氮效率,必须加大内循环比,因而加大了运行费用
2.污泥内回流量大,能耗较高
普通沉砂池的最大缺点就是在其截留的沉砂中夹杂有一些有机物,这些有机物的存在,使沉砂易于腐败发臭,夏季气温较高时尤甚,这样对沉砂的处理和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普通沉砂池的另一缺点是对有机物包裹的砂粒截留效果较差。
A2/O工艺优点:
溶解性性无机盐的去除
A2/O污水处理系统:使污水经过厌氧、缺氧及好氧三个生物处理过程(简称A2/O)),达到同时去除BOD、氮和磷的目的。
4.控制方式较为单一
3.缺氧反硝化过程对污染物具有较高的降解效率
污水的三级处理
调节池的作用
1.微生物种群之间的复杂关系有待研究
粗格栅(50~100mm)、中格栅(10~40mm)、细格栅(3~10mm)
文章来源:《离子交换与吸附》 网址: http://www.lzjhyxfzzs.cn/zonghexinwen/2022/1008/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