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离子交换与吸附》数据[04/29]
- · 《离子交换与吸附》期刊[04/29]
- · 离子交换与吸附版面费是[04/29]
- · 《离子交换与吸附》投稿[04/29]
最全的污水处理工艺介绍(3)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5.缺氧/好氧工艺的耐负荷冲击能力强 5.不易发生污泥膨胀 1.作用:从污水中分离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保护水泵和管道免受磨损,缩小污泥处理构筑物容积
5.缺氧/好氧工艺的耐负荷冲击能力强
5.不易发生污泥膨胀
1.作用:从污水中分离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保护水泵和管道免受磨损,缩小污泥处理构筑物容积,提高污泥有机组分的含率,提高污泥作为肥料的价值。
CASS工艺称为循环活性污泥工艺。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的基础上,反应池沿池长方向设计为两部分,前部为生物选择区也称预反应区,后部为主反应区,其主反应区后部安装了可升降的自动撇水装置。整个工艺的曝气、沉淀、排水等过程在同一池子内周期循环运行,省去了常规活性污泥法的二沉池和污泥回流系统;同时可连续进水,间断排水。
1.曝气阶段:由曝气装置向反应池内充氧,此时有机污染物被微生物氧化分解,同时污水中的NH3-N通过微生物的硝化作用转化为NO3--N。
a.平流式沉淀池:构造简单,沉淀效果较好,但占地面积较大,排泥存在的问题较多,目前大、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均有采用。
三级处理:控制富营养化和重新回用
2.沉淀阶段:此时停止曝气,微生物利用水中剩余的DO进行氧化分解。反应池逐渐由好氧状态向缺氧状态转化,开始进行反硝化反应。活性污泥逐渐沉到池底,上层水变清。
污水处理基本工艺流程
经典的SBR反应器缺点:
污水的一级处理
2.污泥沉降性能好。
4.闲置阶段:闲置阶段即是滗水器上升到原始位置阶段。
3.用于中小型污水厂费用偏高
沉淀池
一级处理:机械处理(预处理阶段)
1.效率高
污泥区:是污泥贮存、浓缩和排出的区域。
格栅
1.工艺流程简单、占地面积小、投资较低、运转费用低
调节池、粗格栅及细格栅、沉砂池、初沉池、气浮池、水解酸化池
3.厌氧、缺氧、好氧三种不同的环境条件和不同种类微生物菌群的有机配合,能同时具有去除有机物、脱氮除磷的功能。
调节池
3.无法解决大型污水处理项目连续进水、连续出水的处理要求;
活性污泥对有机物的降解主要在曝气阶段进行,可分为两个阶段,吸附阶段和稳定阶段。在吸附阶段,主要是污水中的有机物转移到活性污泥上去,这是由于活性污泥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而表面上含有多糖类的粘性物质所致。在稳定阶段,主要是转移道活性污泥上的有机物为微生物所利用。当污水中有机物处于悬浮状态和胶态时,吸附阶段很短,一般在15-45min左右,而稳定阶段较长。
三级处理的方法包括:砂滤、混凝、微滤、反渗透、电渗析、离子交换、消毒、活性炭吸附、脱氮除磷等。
曝气沉砂池的优点是除砂效率稳定,受进水流量变化的影响较小。水力旋转作用使砂粒与有机物分离效果较好,从曝气沉砂池排出的沉砂中,有机物只占5%左右,长期搁置也不会腐败发臭。曝气沉砂过程的同时,还能起到气浮油并吹脱挥发性有机物的作用和预曝气充氧并氧化部分有机物的作用。
5.污泥渗出液需化学除磷
沉淀区:沉淀颗粒与废水分离的区域。
6.在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下,丝状菌不会大量繁殖,SVI一般小于100,不会发生污泥膨胀
沉砂池
A/O工艺:使污水经过厌氧、好氧两个生物处理过程(简称A/O)),达到同时去除BOD、氮和磷的目的。
AB工艺
平流式沉砂池:
7.污泥产量低,污泥性质稳定
3.滗水阶段:沉淀结束后,置于反应池末端的滗水器开始工作,自上而下逐渐排出上清液。此时反应池逐渐过渡到厌氧状态继续反硝化。
污水从A段流出后进入B段,B段为生物氧化段,属于传统活性污泥法,一般在较低负荷下运行,停留时间约为2~6h,泥龄较长,为15~20d。B段发生硝化和部分的反硝化,活性污泥沉淀效能好,出水SS和BOD一般小于10mg/L。
d. 斜流式沉淀池:主要适用于初沉池,在给水处理中应用较广,沉淀效率高,停留时间短,占地少,缺点是容易滋生藻类等,排泥困难、易堵塞,维护不便。
文章来源:《离子交换与吸附》 网址: http://www.lzjhyxfzzs.cn/zonghexinwen/2022/1008/715.html